Menu Close

2023-09-05 (2nd)

菲律賓香港商會啓動「創業歷程經營心得」系列分享會
常務理事陳光曦分析菲國五次大米危機及目前應對方略

菲律賓香港商會訊:本會常務理事陳光曦先生響應本會在會內發動的「創業歷程經營心得」系列分享會,9月5日(星期二)下午七時本會假岷市豪門鮑翅海鮮酒會舉行的第五次理事會議,率先現身說法,講述他從事米業50年來本國五次大米危機的風雨。

大米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主食,菲律賓是大米消耗大國,百姓三餐離不開大米,大米供應關係到民生,影響國家安定。

陳光曦常務理事1961年從香港移民菲律賓,1974年在岷市華人區阿籠計菜市開設大米零售店,開始進入米途。後來走向批發和進口,到發展擁有五十公頃米絞工業園區,並自備兩家以米黍發電發電量35MW的大型企業,一步一腳印,堪稱是華人在菲創業成功的典範。

陳常務理事分析說,50年來菲律賓經歷五次大米危機:

  1. 1972年老馬可斯執政時期
  2. 1986-1992年高莉執政時期
  3. 1995年拉莫示執政時期
  4. 2007-2016年阿羅育一阿奎諾三世執政時期
  5. 2023年小馬可斯執政時期

陳常務理事回憶說,老馬可斯實施軍管大米供應短缺,政府設立國家糧食局(NFA)壟斷大米進口,並以適當的行政手段補貼大米零售商,有效控制危機。高莉執政時期革命政府全部精力放在選舉,忽略了糧食安全,爆發大米危機,並波及華人,幾乎演變成排華浪潮。拉莫斯至阿奎諾三世時期因菲幣大貶,進口大米昂貴,米價大漲。從最早的每包大米60元披索(老馬時代)至每包400披索(高莉時代)至700披索(拉莫示時代)至1800披索(阿羅育時代)至2000披索(阿奎諾三世時代),現在米價已爆漲至每包2400披索。

陳常務理事指出,過去米荒主要是國內因素造成,全球化之後受國際局勢影響,米價波動大,每次米價大漲,當局為平息百姓怒火,轉移視線,總是拿華商「開刀」。從高莉時代的「七大米商壟斷集團」至阿奎諾三世,華裔米商備受指責,國會傳召聽訊,政府人員突擊,總統召見下達死命令,猶如過翻山車,波濤起伏。所謂的七大米商壟斷集團備受煎熬,目前只有兩家倖存。

陳常務理事滿懷感慨説,他被稱為「米王」,每次危機發生時都處在風口浪尖。香港話:「不怕生錯命,只怕取錯名」,業界稱他為“BoyTan,"(會響),總是首當其衝。實際上做米的利潤很薄,他們後來利用米黍發電那才是大生意。

針對本國目前面臨的大米危機,陳常務理事指出,菲律賓的兩大米倉一蕊描依絲夏和怡沙迷拉省已進入收割期,只要不再發生大颱風等天災,足供本國自供自給,他勸告大家不要恐慌,多存糧食,會引起惡性循環,造成人為短缺。

陳常務理事精闢的演講,讓大家充份瞭解到菲律賓大米供應的情形,受益良多。

陳光曦常務理事現任菲華商聯總會董事、菲華媯汭五姓聯宗總會諮詢委員、菲律賓南安同鄉總會永遠名譽理事長、菲律賓東北呂宋南安商會永遠榮譽理事長、菲律賓長和郎君社 總社永遠名譽社長、菲律賓怡省馬艾區菲華商會名譽理事長、菲律賓怡沙貝拉毓僑中學名譽董事長、漢華中學菲律賓校友會決策顧問、碧石小學校董會董事長等社會要職 ,歷年來捐助中菲兩地社會公益和教育事業,為人稱道。

陳常務理事出生於泉州南安市官橋鎮東頭村,1961年隨母親移居香港。 由於父親開辦的小型碾米廠被火燒盡,家中經濟拮据,母親不得不加班到深夜。 他體貼母親的辛苦,不僅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學業,而且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,甚至懸掛在高樓大廈的外牆清洗玻璃,努力賺錢以補貼家用。 上世紀70年代,陳常務理事前來菲律賓與父親團聚,開始人生的新歷程。 他將「勤奮與節儉、奮鬥與挑戰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,經過多年的拼搏,終於鑄就了今日在菲律賓米業的輝煌成就。

陳光曦常務理事在分享會勉勵出席的本會青商委員要善於把握機會,抓住時代的脈博,勇於開拓。他相信年青一代擁有他們那一代人所沒有的良好條件,如良好的教育、父兄的仳佑,只要遵守「商道」,成就必然超越前一代人。

圖示:陳光曦常務理事分享經營心得、活動現場.

Picture7
Picture8